在臺灣的地方戲曲中,布袋戲是大家熟知的藝術文化之一。小小的戲偶,透過豐富 的肢體語言,展現出人生百態,也牽動著台下觀眾的喜怒哀樂。為增進國人對布袋戲之認識 ,發揚本土文化,本局特籌畫發行「地方戲曲郵票—布袋戲」系列郵票。首套「地方戲曲郵 票—布袋戲(五指乾坤)」1組4枚以生、旦、淨、丑為主題,透過布袋戲中著名的人物, 及木偶的肢體語言,表現各種角色的特質。布袋戲亦稱為掌中戲,由閩南傳到台灣約為清嘉慶之後、道光咸豐年間,原始形式可能 源自大江南北流浪賣藝的「肩擔戲」。可能是由小型杖頭傀儡衍生而來,配合江湖賣藝遊走 四方,戲偶小到適合手掌伸入其中,亦稱「掌中戲」。 茲將郵票圖案簡介如後: (1)生:以「霹靂風暴」中之「莫召奴」手持兵器摺扇展現武林正義之風,其個性聰明細膩, 滿腹經綸,為朋友兩肋插刀義無反顧。背景取材自莫召奴之居所,描述其因為心築情巢夜不 留客之慣例,而與好友素還真徹夜長談之情景。 (2)旦:以「風起雲湧」中之「太陽女」優柔體態呈現旦角之特質,她明亮的雙眼,一頭金色 髮絲加上寶藍色流蘇綴飾,巧笑盼兮的模樣,牽動武林各路英雄好漢,圖案右上角4人在劇 中即常以愛慕之情圍繞其左右。 (3)淨:以「霹靂狂刀」中之「狂刀」如獅鬃的髮型、手拿一口獅頭寶刀,代表孔武有力、霸 氣十足。背景襯以與善解人意之戀人慕蓉蟬的回憶畫面。 (4)丑:以「霹靂金光」中之「秦假仙」為代表,以沒有鼻子的造型,專靠嘴巴吃飯,超級跑 腿王,表現甘草人物在戲劇中擔任潤滑劑的特質。構圖表現秦假仙與業途零、蔭屍人等3個 丑角一搭一唱之幽默效果。 在臺灣的地方戲曲中,布袋戲是大家熟知的藝術文化之一。小小的戲偶,透過豐富 的肢體語言,展現出人生百態,也牽動著台下觀眾的喜怒哀樂。為增進國人對布袋戲之認識 ,發揚本土文化,本局特籌畫發行「地方戲曲郵票—布袋戲」系列郵票。首套「地方戲曲郵 票—布袋戲(五指乾坤)」1組4枚以生、旦、淨、丑為主題,透過布袋戲中著名的人物, 及木偶的肢體語言,表現各種角色的特質。布袋戲亦稱為掌中戲,由閩南傳到台灣約為清嘉慶之後、道光咸豐年間,原始形式可能 源自大江南北流浪賣藝的「肩擔戲」。可能是由小型杖頭傀儡衍生而來,配合江湖賣藝遊走 四方,戲偶小到適合手掌伸入其中,亦稱「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