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字型小 字型中 字型大

生活采風

最後更新日期:110/02/05 列印

赤崁樓外捲西風 千里秋光一望中
西嶼霞飛迷落雁 鯽潭月日冷悲蟲
蕭蕭落木山俱老 滾滾驚濤水向東
滿目河山無限感 大鯨歸去霸圖空 《赤崁樓詩》連成璧

府城是臺灣最早發展的區域,以古文化遺蹟眾多與內容豐富、素材多元的小吃聞名全台,令人留連…

臺南,臺灣歷史的門戶,臺灣的歷史從這裡開始。

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以前,平埔族西拉雅系臺窩灣社﹙Taioan、Taiouan、Taivuan﹚即已濱臺江而居,以漁獵、農耕維生,後來「臺灣」之名即由此而來。一六二四年,荷蘭人進入臺南,建立殖民政權,以擴大貿易獨佔權,先後興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前身﹚與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前身﹚,作為堡壘、長官住所,與發號施令的行政中心。

一六六一年四月,鄭成功﹙一六二四~一六六二﹚率領四百艘軍艦、二萬五千兵員轉進臺灣,圍城迫使荷蘭簽下降書,建立鄭氏王國,以臺灣為東都,設承天府,以普羅民遮城為府治,另以新港溪為界設兩縣:天興縣設治於佳里興﹙佳里區﹚,管轄現今嘉義以北的地方,萬年縣設治於二層行﹙仁德區﹚,管轄現今高雄以南的地方,並且將熱蘭遮城改為安平鎮,並分兵屯墾,獎勵農耕,開拓南臺灣。一六六四年,鄭經﹙一六四三~一六八一﹚重新規劃行政區域,將東都改為東寧,天興、萬年2縣升為州,並於南北路和澎湖設安撫司,同時將承天府分為四坊,分別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皆在現今臺南市區﹚,另外規畫廿四里,分布於現今臺南市及高雄市。…﹙摘自: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臺南歷史﹚

臺南郵局郵你真好 臺南郵局郵你真好

安平古堡<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城堡>

安平古堡創建於1624年,初名奧倫治城,後稱熱蘭遮城(ZEELANDIA),為荷蘭長官駐地與軍事重鎮,與赤崁樓相望,封鎖台江內海。永曆十五年鄭成功來臺驅荷,為紀念故里,改此地名為安平,並居本城坐鎮運籌,以為反清復明大業,故熱蘭遮城又稱王城或臺灣城,即俗稱之安平古堡,所保存的豐富史料,與深遠的文化意義,仍是非常值得造訪的勝地! 殘存的古都城牆,滿目瘡痍的彈痕,訴說著古堡的彪炳戰功,也成為最佳的歷史見證。

赤崁樓<風貌多樣的建築演變史>

創建於1653年,原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為荷蘭人所建的商業與行政中心,俗稱紅毛樓或番仔樓,鄭成功來臺後,改樓為承天府 。19世紀後半葉,大士殿、海神廟、蓬壺書院、文昌閣、五子祠等建築,先後蓋在赤崁樓的原址,成了廟、院、閣、祠、殿等各種不同建築雜陳的展示場。民國四十九年庚子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九座贔屭碑,移至海神廟臺基南邊排列展示。民國五十四年重修,即今日所見之規模。

孔廟<全臺首學>

臺南孔廟原名「先師聖廟」,創建於明永曆十九年(1665年),為全臺最早的文廟。除聖殿、兩廡外,旁設「明倫堂」為講學之所,一度是全臺童生入學之所,故有「全臺首學」之稱。入泮宮石坊,但見古樹參天,幽雅恬靜,自成天地。三百多年來,孔廟歷經數次重大整修,歷史性風貌逐漸發展,保有完整的傳統閩南建築組群,其禮制化的空間格局與象徵性的造型裝飾,為體驗傳統建築空間最好處所。

億載金城<萬流砥柱豪情>

創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緣以同治十年,日本籍口有琉球漁民因風漂流至八瑤灣(今屏東縣滿洲鄉),為牡丹社原住民所殺,出兵犯臺,清廷派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辦理籌防與交涉,抵臺後,勘定安平地勢險要,奏請建造仿西洋式三合土砲台,以固海口,護衛府城。遂聘請法國人設計,同年九月開工,光緒二年(1876年)八月完工。民國六十四年南市政府以砲台創建一百週年為由,訂該年為觀光年,並維修砲台與仿製大小砲而成今貌。

延平郡王祠<訪先民文物史料>

延平郡王祠創建於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以後 ,原名開山王廟。入清後廟漸圮。光緒元年(1875年)為延平建祠,追諡忠烈。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日本領臺後因日人之神道信仰,遂改名為「開山神社」。至民國五十年,重建採用廡殿式建築,即為今貌。民國五十四年各界集資修建延平郡王祠時,將民族文物館遷入。民國六十四年臺南市政府舉辦觀光年,大量蒐購先民遺留之文物史料,充實陳列內容,並將原有陳列室擴建成四室,而有今日之局面。

臺南火車站<臺灣僅存的洋風二層樓臺南驛>

臺南火車站為一棟二層樓之洋風式樣建築,日治時期稱為臺南驛,於1900年設站。空間型態可視為是由前(西)面之大廳棟、中間之候車棟及後(東)面之月台所組成。大廳之前有門廊,正面為供汽車旅客上下之入口,兩側為行人入口,今仍維持原貌。郵票圖案上之車站於1936年改建完成啟用,為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是目前唯一的一座日治時期二層樓車站。

大天后宮<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

創建於明永曆十七年(西元1663年),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寧靖王別號一元子,所以這座府邸也稱為「一元子園亭」。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征臺,鄭軍失利。依託鄭氏的寧靖王與五妃先後殉死,明室滅亡,施琅班師內渡時,鑑於臺灣人民對於媽祖信仰虔誠,為收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祖廟,加封天妃為天后,廟稱天后宮(大天后宮又稱臺南大媽祖廟),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大天后宮匾額頗多,其中清國皇帝御賜的「神昭海表」、「德伴厚載」、「與天同功」最為珍貴。而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以及陪祀在右的千里眼、順風耳,則是藝術上難得的佳作。

祀典武廟<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武廟>

相傳祀典武廟建於明永曆年間,詳細年代已不可考。史料上記載第一次重修為清康熙二十九年(西元1890年)。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追封關帝祖宗三代為公爵,因此雍正三年(西元1735年)於後殿設三代殿。兩年後奉旨,春秋祀以太牢,連同五月十三日只為每歲三祭,關帝廟因而晉升「祀典武廟」。前殿及後殿為燕尾翹脊硬山屋頂,正殿則採用曲線柔美的歇山重簷屋頂,不僅殿宇氣勢巍峨,大木結構也以雄渾見稱。前殿後及正殿前均有拜殿,尤其是正殿前的馬背歇山拜殿,造型最具有特色。

五妃廟<地留青塚史留芳>

五妃廟創建於明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時值施琅攻臺鄭氏降清,南明傾危,寧靖王朱術桂義不降清,以身殉國,其五姬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及荷姐之節烈不讓鬚眉,同縊於堂。時人追思景仰,將其合葬於魁斗山,稱為「五烈墓」。至清康熙末年,後人敬其忠義,尊稱五妃,始稱「五妃墓」,乾隆十一年(1746年)修茸塋廟,形成前廟後墓的格局,遂以「五妃廟」稱之。區裡種植近20棵上百年的金龜樹,無論就樹齡、樹型、樹種、生長狀況及歷史性而言都十分值得前往研究和欣賞。入夜後,廟門緊閉,庭院深深;微明的燈光烘托廟貌,帶著些許淒美。日與夜,五妃廟擁有兩種風情。

四草紅樹林區<豐富的自然生態區>

此地區原為台江淤積而成的海埔新生地,經先民辛勤墾殖為魚塭、農田,日治時代闢建了廣大鹽田,至今仍保持半濕地狀態,所發現鳥種超過160種,以候鳥的種類及數量最多,約佔75%,其餘為留鳥。每年各種候鳥來此渡冬和作為遷移時補充體力的棲息處,可說是亞洲、澳洲候鳥重要中繼站。大眾廟後方排水道的紅樹林區,不到兩百公尺的水道旁,就分佈著三種紅樹林植物,有數量最多的海茄苳,次為最耐鹽的欖李及少數的五梨跤。紅樹林的樹冠層除了能清楚看見紅樹林間活動的鳥類,還能在紅樹林潮溝、紅樹林蔭下見到招潮蟹,而在大眾廟東邊的水道中還可以看到彈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