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天地
集郵初學者對於郵票收集的認定比較簡單,新郵發行買新郵,舊郵從信封上剪下「泡、乾、平」收集。實際上,在許許多多的角落,仍然有值得收集的對象,特別是對於專題郵票的收集者而言。舉例來說,郵票的邊紙雖然不能作為郵票使用,還是具有收藏價值,因為邊紙已經逐漸成為郵票圖幅之延伸,兩者相得益彰,如我們的第四輪生肖郵票還有生肖色標(圖1);又如一些發行於非洲獅子山的貼紙郵票,郵票的背面竟然是蝴蝶圖案,這些郵票都使得集郵者有更廣大的收集空間(圖2)。
二、 郵戳郵票上的郵戳也可以單獨成為一個收集項目,目前郵戳以日戳、臨時郵局戳、紀念郵戳與風景郵戳為主。收集郵戳可以針對不同的郵戳形狀來研究,例如圓形、方形、斜紋是最普遍的,較特別的有蝴蝶形、梯形、長方形等,(圖1)是長方形的百年郵展宣傳戳;也可以針對郵戳上所表示的不同意義,例如癸戳、甲戳,(圖2)是中華民國專題集郵協會八十四年會員大會臨時郵局戳;或者針對郵戳的地名,例如收集臺灣舊地名的郵戳,(圖3)是臺灣民主國郵票的郵戳,或早期的打狗(高雄)、艋舺(萬華)、金瓜石(圖4)等戳,都可以追溯臺灣古地名的演變。所以單純收集郵戳也是集郵的一環。
三、 郵封一封郵票完整、郵戳銷蓋清晰的實寄封,在集郵者眼中的價值往往比首日封高出許多。收集信封的人主要是以信封上所代表的意義做為收集依據,例如一個清朝或民國元年時代的掛號信封(圖1),上面貼用的郵票,可以反應當時的郵資;信封上的郵戳,可以記錄郵遞的過程及所需的時間,說明當時社會的背景;除此之外,郵政單位也常常在信封上蓋上許多宣傳戳,(圖2)是蓋有「牽手護台灣 加入聯合國」的宣傳戳封,信件被退回時也會蓋上退回戳記,因而使得信封所蘊含的意義格外充實。所以收集信封的集郵者,通常是由收集郵票進階到收集郵戳,然後再進階到對信封加以研究,如此,從集郵者進級為集郵家也就指日可待。
四、 原圖卡原圖卡(Maximum card),又稱極限卡,另稱原圖片,指用一張美術圖案明信片,在圖畫面上貼一枚類似的圖案郵票,並在郵票和明信片上加蓋相關郵戳,如原地或類似圖案的臨局戳所製成的原圖片。美麗的原圖片有中華郵政公司發行的官方原圖片,清朝青花瓷原圖卡(圖1)、百鹿圖古畫(一)原圖卡(圖2)、瑞虎原圖卡(圖3)及公家民間商業團體印製原圖片或藝術家設計發行的原圖片(圖4),欣賞原圖卡主要在於郵票、圖畫片與郵戳的和諧一致,所呈現的郵藝之美。
動手做郵集
認識了多樣化的郵集類別和郵品後,相信你已選定了自已集郵的方向,接下來就是將郵品組織起來成為郵集了。製作郵集並不難,只要按部就班就會水到渠成,以下是製作郵集所需的材料和幾項基本步驟:
除了最重要的材料-各式的郵品外,需準備白色活頁卡紙(大小如A4影印紙,有無格紋均可)、護郵紙(保護、襯托票品用,以黑底者為佳)、雙面膠帶(將郵品固定在卡紙上)、透明塑膠套(保護展頁)、剪刀或美工刀(剪割護郵紙)、筆(寫說明)以及各種查考郵品資料的書籍、刊物。
一、 設定題目郵集就是用郵品來說一段故事,雖然故事的內容各異,但是每一篇故事就像寫作文,應該先給它一個題目。題目過大(如名人、動物、植物)則相關的票品太多,不容易收集齊全;過小或太冷僻(如茉莉花、雨花石)相關的票品又太少,不容易收集足夠的郵品來組成郵集。所以最好視自已準備用來組成郵集的郵品內容和數量,選定一個切題又大小適中的題目。
二、 製作標題頁(首頁)選定題目後,將它以較大的字體寫在卡紙上方(最好居中),再寫上簡短的說明(20字左右即可),介紹展集的題目和範圍。如果展頁上還有空間,再貼上一件吸引人的郵品或圖片等,就更好了!因為標題頁是門面,所以寫的標題說明都要整齊,所貼的郵品、圖片也要醒目美觀,才容易引人注意。
三、 製作計劃頁一部郵集的計劃頁就像一本書的目錄頁,目的在告訴觀賞的人,這部郵集要以怎麼樣的方式來說故事-也就是郵集如何開展、包括那些章節。計劃和標題一定要一致,也就是要切題,比如說你的題目是「台灣風光」而計劃頁上卻列有長江三峽、蒙藏風景等章節,就是不切題。計劃中的章節安排應合理,如郵集是介紹一個名人的一生,計劃展出的內容卻有水果、花卉,除非能證明該水果、花卉對這個名人的一生有重大的影響(如華盛頓與櫻桃樹),否則就是不合理的計劃。
計劃頁的章節應以序數表示,例如:以1、2、3……等表示「章」;以1.1、1.2、1.3……表示「節」,每一節內的郵品則以小標題說明。其他展頁就可以依照已經訂好的章節開展,觀賞的人也容易看清楚郵集的內容。
一般而言,參加競賽的專題類郵集一定要製作單獨的計劃頁,其他類型的郵集可以將展出的計劃(內容和次序)合併在標題頁裡說明。
郵集就像一篇文章,文章有不同的體裁,郵集的製作也有不同的手法,也就是開展的方式。常見的有:
1.紀事式:如果以郵品來說明一些活動,如全國或國際性的運動會、郵展等,可以採這種開展法。
2.科學分類式:採自然科學分類法將郵品上的動、植物分門別類展出;或依生活的經驗,分章節探討主題(物)的功能。以「花卉」為例,可依自然科學將不同的花分類介紹,也可以就花的用途方面作研究。
3.編年式:如郵集希望展現歷史,可採這種開展方式。比如說介紹近10年來某個地區使用的紀念戳,可將郵品上的紀念戳依年代次序排列展出。
4.故事式:這是近年來常被採用的手法,依自已的創意,用郵品串成一個故事。比如有小朋友以「樹的故事」為題,郵品有小樹苗、大樹、森林、公園和以木材做成的各項器具……等,非常生動;也曾有小朋友以「快樂暑假」為題,將有關暑期出遊的景點、吃過的美食、聽過的故事的郵品,都納入郵集,很活潑有趣。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郵集應以何種手法開展製作,並沒有硬性的規定,全看集郵者的巧思與興趣,在競賽郵展的評分項目中列有「創意」一項,就是鼓勵大家動動腦,做出與眾不同的郵集。
計劃頁是其他各展頁的舵手,有了計劃頁,其他的展頁依「計劃」進行即可。每一展頁應先標示其章節序號及小標題。例如1花序;1.1繖形花序;1.2總狀花序……等。
各展頁的章節一定要和計劃頁一致,才不會讓人看得一頭霧水。展頁上的郵品應平均分配,最好有郵票,再搭配實寄過的信封或明信片,各郵品也應加註簡短說明。用新的郵票比較討好,如果用舊郵票,最好整部郵集都用舊票組成。新、舊票夾雜的郵集,一般較不討好。
將按照計劃製作成的展頁集合起來就是一部「郵集」。郵集規模的大小,以展出的「框」數來計算。「框」就是郵展時用來展示郵集的框架,每一框裝16面展頁。郵集規模可大可小,初次參展通常展出3框至5框。
要製作一部好的郵集,必需對自已選定的郵集主題有相當的瞭解。所以除了收集郵品外,還要收集和題目有關的資料,包括郵識和專業知識。這些資料可以從報章雜誌、專業書籍、電視及日常生活經驗中獲得。小朋友最好備個筆記本隨時將有用的資料紀錄下來,製作展頁、編寫說明時,就可以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