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的人口結構與其它縣市最大不同處在於原住民佔全縣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因此原住民在台東縣開發史上位居相當重要之地位,以下即為大家介紹台東縣境內七個主要原住民部族。
是台東原住民人口中人數最多的一族,約有4萬多人,多數聚落分布於縱谷及海岸山脈兩側山麓,即台東縣長濱鄉、成功鎮、卑南鄉之富岡、利吉村、東河鄉、池上鄉及台東市新生里、中心里、豐年里等地。豐年祭為該族最盛大、最重要的節日與祭典,早期為慶賀小米收成、感謝神靈恩惠,後演變為各部落間一年一度祝賀豐收的民俗傳統活動。
共有6千5百餘人,以台東平原為主要居住地,近海而居但不捕魚,農耕與狩獵是主要的生活方式,親屬組織與部族制度頗似阿美族,行長女傳家制,夫從妻而居。該族因年齡階級度嚴密,男性均須接受戰鬥訓練故武力強盛,明清之季是實際統治台東的主要部族。
是典型的高山住民,跋山如履平地,以海端、延平鄉為主要居住地,現有8千4百餘人。早期布農族人以山田粟作及狩獵為其主要生活方式,在水稻種植方法引進部落後,小米的重要性已不如往昔;因是,有關小米的各種祭儀均漸消失,目前布農族僅存下列二大重要祭典:
(一) 射耳祭(Malahodagian):
是一項屬於全部落性的祭典,於每年四月底、月缺之時舉行,以射鹿耳象徵來年狩獵收獲豐碩,亦為祈求農作豐收與財運亨通。依傳統習俗,射耳祭原均以當年部落內獵獲量最多的勇士家門前為慶祝場所,然為免訜爭,近年已改採固定地點(多為主祭家)舉行。又射耳祭只限男子參加,女子則禁止進入祭祀場所。
(二) 嬰兒節(lndohdohan):
依傳統習俗,布農族人於每年六月月圓之時,將會為該年出生之嬰兒舉行佩掛項鍊儀式,期盼孩子們能像項鍊般耀眼、美麗。嬰兒節當天布農族人將宴請親友,俾廣為週知新生兒的布農名字,且接受其族人的慶賀與祝福。經濟狀況好的家庭,嬰兒節酒宴甚至可以持續數日。然因社會變遷,布農傳統嬰兒節儀式已消失殆盡,某些部落甚至融入耶教儀典,他們會在嬰兒節當天中午舉行餐會,直至夜晚,部落婦女會將新生兒懷抱至教會,由與會族人猜一猜每個新生兒的布農名字,答對者即可接受該嬰兒父母的禮物。
約有2千7百餘人,全數居住在蘭嶼島上,是保存自身固有文化最多、最完整的一族。旱作和漁撈是主要的生活方式,芋頭和魚為其主食,是相當典型的漁業民族,其部落並無統一之領袖,僅賴象徵性的長老權威維持秩序。住屋為半地下式,並有畜養家畜的習慣,藝術表現相當吸引人,尤以兩端翹起、做工精巧之蘭嶼船為代表作,新船下水祭是該族重要的祭典,因其依海維生,為祈求漁撈順利並獲海神庇祐,故舉行船隻下水的祈禱祭典。祭典舉行時,男子穿丁字褲、橫紋衣、頭戴銀帽,揮拳舞身驅邪,象徵捕魚順利,漁獲豐富。
約有1萬4千餘人,主要分布於金峰、達仁、太麻里、大武等地,傳統社會組織中心為社﹙部落﹚,每社有一頭目,均為世襲,自稱為「百步蛇的子民」,其服裝色彩鮮麗,裝飾豐富,尤喜以野豬牙為佩掛。工藝製品如刺繡及琉璃珠皆十分精美,並佐以大量幾何圖案,雕刻則以人頭像和蛇紋最多。豐年祭每5年舉行一次,是排灣族最隆重的慶典活動,主要是祭祀排灣族之鼻祖及山、河等神明,祈求賜福與平安,全族一律參加,氣氛熱烈濃厚。
六族中人數最少的一族,共有1千5百餘人,居住於卑南鄉的大南村,以農業、狩獵、捕魚及採集為主要生活方式,社會亦行貴族、平民階級區分制,在家制中男嗣有優先繼承權。
屋材以板岩為主,最為特殊。巨型殼桶和長形木雕為其工藝代表作,民俗中有搶婚儀式及室內葬禮的特殊傳統。收獲祭為該族重要的祭典,於每年7、8月中舉行,感謝神明賜予豐盛的食物與飲水,祭典舉行時,全社集合於會所廣場,男女間雜排成圓圈,圈內燃燒烈火,歌舞歡騰,舞後飲酒,通宵達旦而不倦。
噶瑪蘭族
世居宜蘭千百年的噶瑪蘭族擁有蘭陽平原土地的主權,自由自在的群居靠近河流與海邊的土地上,噶瑪蘭族人濱海而居,早期住屋為高架的干欄建築,具有古東南亞文化的特徵。噶瑪蘭族人透過航海進行交換貿易,十九世紀末期受「加禮宛戰役」影響,族人隱匿於阿美部落超過一世紀。目前人口約1,492人(民國109年 (2020年) 1月)。噶瑪蘭族族人近年發起民族正名運動,於中華民國91 年(2002)公告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稱為噶瑪蘭族。工藝方面,噶瑪蘭族目前仍保有編織香蕉絲的技術,非常具有特色。